400-123-4567

138000000000

测量了319位中国女性外阴的整形医生BOBty

2023-08-31 18:39:47

  伴随妇科整形发展的,是女性开始对自身定位和生活方式有了新的认知和要求。不再只是为了取悦他人,而要为了自己能过得更加舒适。

  2014年10月,《国际妇产科杂志》(International Urogynecology Journal)发表了一项全球首例研究,在3年的时间内,研究人员测量了319位中国女性的外阴形状 。

  开展项目的,是当时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(八大处整形医院)“整形十科”的医生们。论文作者之一、副主任医师李峰永说,在2008年创科时,团队翻遍了全球的文献,也找不到对女性身体这一最隐秘部位的准确描述。

  不仅仅是外阴形状,在那个年代,妇科整形领域还完全是一片空白。盆底肌修复、整形,前来就诊的女性对这些都难以启齿。外界更是认为她们“没事找事”,甚至“私生活有问题”。

  今时不同往日。2022年,“整形十科”正式挂牌为“妇科整形中心”,每日门诊人满为患。

  从最早的无人问津,到后来的市场野蛮生长,再到现在诊疗规范和行业道德不断完善,身处其中,李峰永经历了中国妇科整形15年的发展。她还看到,随着女性经济能力和社会观念的提升,她们的自主意识开始觉醒。那些曾经的难言之隐,现在也可以明明白白地说出来。

  大概十多年前,一位40多岁的女性来到我们科室。她患有严重的尿道瘘 ,排尿时尿液会漏到中,洒出来弄得到处都是。

  这位患者之前在外地做了生殖器重建。医生把她原有的器官几乎切光,只保留了豆子大小的一部分,贴到耻骨上,告诉她这就是阴蒂。下面留了两个洞,一个是尿道,一个是,大、小等结构完全没有重建出来。

  外观成了那个样子,没有任何余地可以再进行修补。来的时候,她只希望我们能帮她解决尿瘘的问题,没有其他诉求。

  小肥大、不对称,在日常生活中摩擦造成不适;产后盆底肌松弛,导致两性关系不佳、一咳一蹦就漏尿......受限于传统观念和闭塞的信息,大多数女性都选择忍着,有人就这么忍了一辈子。

  还有一部分女性会去妇产科寻求帮助,但多数情况下会被告知,“你一个健康人好好的,为什么要挨一刀。”态度更差的,“大家都长这样,怎么就你受不了。”没什么人会关注女性外生殖器官的美学和舒适度。

  我在2004年毕业后来到八大处整形医院工作,最早被分配到“尿道下裂中心”,科室主攻会阴整形。接触的大多都是各种先天或后天外伤导致的会阴畸形,以男性居多,占科室患者的90%以上。

  工作刚满两年,科主任找到我,他认为未来整形科会有大量女性患者(求美者),人们对美的需求也会越来越高。作为科室里唯一的女医生,他希望我能主攻女性会阴整形,把无论是病理的修复还是美容都发展起来。

  2008年,我们的科室正式成立,命名为“整形十科”。成立早期,极少见单纯女性外阴相关的求美者,患者仍以男性为主,疾病种类也很繁杂。

  而咨询妇科整形的,很大一部分是缺如的患者,也就是俗称的“石女”,这种疾病的发病率约在1/4000,我们通过皮瓣移植或自身口腔黏膜微粒移植等方式,对她们进行再造。

  还有两性畸形,因为各种先天或人为的原因,患者外阴发育模糊,无法分清性别,需要通过手术,让他们的外阴性征与所选定的性别相符。

  对于外阴形态重塑的患者,病理修复和功能恢复在技术上已不是问题,但我们在手术后总感觉不对。尤其是对于选择做女性的两性畸形患者,涉及到生殖器官从无到有的重建,就像捏橡皮,我们让她成为了女性,却始终觉得这不是正常女性外阴该有的形状。

  我们试图寻找可供参照的标准,但在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后,最终意识到在国际上这一领域都是空白。

  2010年,科主任拉我们开了一场讨论会,计划开始测量中国正常女性的外阴。肉眼看着“是个女性”过于笼统,我们要填补这个空白。

  当年8月,项目正式启动。前唇距、阴会距、阴蒂包皮上方有多少皮肤量,小和阴蒂之间又是如何衔接的?从科主任到进修医生,只要征得同意,所有人接诊时都拿着标尺,无论是什么类型的妇科患者,都先挨个测量。

  只有收集了这些数据,无论是两性畸形,还是外阴器官的修复,未来手术中我们才有据可依。医学的理念在发展,医生不光要治病,还要尽量减少手术给患者带来的体表创痕。而我们作为整形外科医生,更有义务在外形上下功夫。

  医生们也忙得不可开交,当时我还是主治,切双眼皮、激光瘢痕、隆鼻隆胸......这些业务要占到日常工作的近80%。但大家心里也清楚最终的目标是什么,这些只是暂时的妥协。

  测量进行了整整三年,在得到了319位中国女性的外阴数据后,我们觉得已经能说明问题,继续拓展样本对均值的影响已不大,开始着手整理数据发表文章。

  2014年10月, 《针对中国妇科美容手术女性外阴测量的初步研究》登上英文期刊《国际妇产科杂志》,是这一 领域全球首例的相关研究。

  这也让我们充满成就感。作为发起人,我们成功地让医学界关注到这块无人问津的方寸之地。文章发表后,海外不少国家的医疗机构紧随其后,相应发布了当地女性外阴结构的测量数值。

  大、小整形、阴蒂包皮修整、后联合修复等......各类手术的方案也几乎是一片空白,只有少数文献可供参考。但搬来照用,长期的患者随访后又会发现诸多问题。我们也用了几年的时间不断探索与改进。

  2018年后,无论是术后效果,还是舒适度的长期反馈都有了明显提升。关于手术方案的改进基本接近瓶颈,我们又将目光放到了去研究更加细微的内容。

  小皮下组织的特点和其他部位有什么不同?正常女性外阴的神经血管、淋巴分布和回流的路线又是什么样?有一些患者会在术后出现长期组织水肿,到底是手术导致的淋巴回流受损,还是她们先天生理条件问题?而产后漏尿的概率如此高,到底又是因为什么?

  2004年,我从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研究生毕业后,来到八大处整形医院工作。头一年在不同科室轮转,之所以最终决定加入会阴整形工作,纯粹是因为科室氛围好,让我感觉有归属感。同时,我也认同主任对未来行业趋势的判断,还在2007年底外出进修,专门学习妇产科知识。

  2010年左右,随着互联网的兴起,“太大、颜色太深等是因为滥交”,各种贬低女性的谣言在网上疯传。正是借着这些噱头,首批“私处整形”民营医院开始兴起,回春术、整形、外阴漂白......从无人问津到各种项目层出不穷,却几乎没有适应症和手术操作的规范。

  我曾经接诊过一位20多岁的女性患者,她听信了“私生活不检”点的传言,跑到私立机构接受了手术。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一个正常女性,被人完全切除。

  还有紧缩术。没有注射规范,大家想当然地就往周围打玻尿酸、填充脂肪。这些操作不仅没有明显效果,反而因填充不当,移植物入血而不时出现心肺栓塞致死的案例。

 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17年前后,医疗科普作为专业领域正式兴起,我们总算可以把规范诊疗的理念向外传播。也是那一年,我评上了副主任医师,开始外出参加学术会议,宣讲、授课。

  我们反复提倡,要尽量禁止一切的注射填充。而对于未生育过的健康女性,除非有特别的理由,否则不接受任何紧缩术的需求。

  关于整形,我们会告诉所有健康女性,不管它长成什么样,是大是小、是薄是厚,都是正常的。只是如果给生活带来了不便,或者自觉不美观,我们在具体评估后,或许可以帮到你。

  2022年,我们联合首都医科大、北大人民医院、四川华西医院、上海交医附属九院等机构的学者,牵头发布了《小增生肥大整形外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》。其中提出,术后小的宽度至少要保留1厘米,为后续可能的修复留有余地。而天生宽度低于这一标准的,无特殊情况时,医生应拒绝手术。

  适应症、禁忌症、美学、术式的选择,我们希望有了这样一份可供参照的操作说明,女孩的悲剧再也不会上演。

  或许是经历了前期血的教训,BOBty加上国家对医美市场乱象的整治,整个妇科整形领域正在逐渐走向规范化。去年,我们的“整形十科”也正式更名,挂牌成为“妇科整形科”。

  整整15年,从无人知晓到门诊人满为患,连不产科医生也专门前来进修,我们距离当年的设想,终于又近了一些。

  大约三年前,我治疗过一位未成年女孩。由于在网上看到了一些不良信息,她对自己私处的形状极度不自信,家长领来的时候,她已经焦虑到不能正常上学。在公共浴室洗澡,也总觉得别人用异样的目光盯着她。

  我帮她做了小整形术。因为我清楚,能让家长领来的,都是进行过无数次沟通和心理疏导无效,家长也被逼到没有办法。得到家长的许可,评估后符合指征,通过手术让孩子重拾自信,回归正常生活,这是我能给予的帮助。

  事实上,即便完全符合诊疗规范,由于大部分患者是“健康人”,直到现在整形都常被认为是“过度医疗”。可在我看来,求美者有心理需求或对美的偏好,我们也是在为她们提供心理支持。

  更多的时候,我看到的还是伴随时代的发展,女性开始对自身定位和生活方式,有了新的认知和要求。

  一位14岁学习马术的女孩,每次训练后外位都会被磨破。我告诉她母亲,孩子年龄小,但因为有特殊需求,我可以给她做手术。但有一个事情必须说明,她还在发育,等到十七、八岁的时候,可能还会再出现磨损的情况。

  她的母亲和我说,“没关系,那到时我就再带她来一次。现在不舒服就治,为什么要忍着?”

  还有一位72岁的老太太,独自来到我的诊室要做整形,没有任何犹豫,一周内就完成了手术。同样是因为摩擦,几十年来她一直忍受着不适,但以前不知道这可以治疗。

  以前来我们科室的主要是25岁左右的年轻女孩,而这几年不同年龄段的女性逐渐增多,科室平均每天要做7台手术,偶尔还会碰到熟客推荐,这在过去根本不可想象——她们恨不得一做完手术就删了我的联系方式,生怕第二个人知道。

  还有很多产后的妈妈,生育对她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扰。但除非发展到子宫、膀胱脱垂等严重疾病阶段,以前绝大多数综合医院的妇产科不会选择手术治疗。

  少数来我这的,也主要是因为两性关系不和谐。而现在,她们会大大方方地来咨询盆底肌修复术,并和我分享产后的一些改变,关注生育后自己身体的每一处细节。她们不再是为了取悦他人,而要让自己能过得更加舒适。

  *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、可靠,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;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。